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122篇
  免费   41900篇
  国内免费   22696篇
耳鼻咽喉   3960篇
儿科学   6377篇
妇产科学   2277篇
基础医学   23099篇
口腔科学   7966篇
临床医学   47223篇
内科学   32255篇
皮肤病学   4265篇
神经病学   8453篇
特种医学   15914篇
外科学   34289篇
综合类   113264篇
现状与发展   86篇
预防医学   46875篇
眼科学   4639篇
药学   49486篇
  621篇
中国医学   42112篇
肿瘤学   17557篇
  2024年   918篇
  2023年   4945篇
  2022年   12656篇
  2021年   15850篇
  2020年   14061篇
  2019年   7330篇
  2018年   7885篇
  2017年   11132篇
  2016年   8405篇
  2015年   15468篇
  2014年   20166篇
  2013年   25667篇
  2012年   37551篇
  2011年   39855篇
  2010年   35973篇
  2009年   32319篇
  2008年   32635篇
  2007年   31292篇
  2006年   27574篇
  2005年   21778篇
  2004年   15255篇
  2003年   12416篇
  2002年   9364篇
  2001年   8642篇
  2000年   6428篇
  1999年   2303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目的 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4+ 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 结果 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2O(1 mm H2O=0.009 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 结论 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及人群易感等特点,已被我国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的患者具有发热等类新冠症状且面对环境的改变对心理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故本研究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发热门诊隔离留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以期尽早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目的:探讨应用GM(1,1)灰色模型在全国及分性别、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可行性,为制定措施预防甲状腺癌发病提供参考。方法:甲状腺癌发病数据来源于2008至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通过建立模型评价其预测效果并预测未来5年的发病率。结果:全国及分性别(男、女)、地区(城市、农村)甲状腺癌发病率预测模型分别为x^((1))(k+1)=37.5326e^(0.1152k)-33.2326(C=0.2083,P=1.00)、x^((1))(k+1)=15.6257e 0.1239k-13.6457(C=0.1969,P=1.00)、x^((1))(k+1)=59.7419e^(0.113k)-53.0619(C=0.2150,P=1.00)、x^((1))(k+1)=35.4451e ^(0.1408k)-30.2251(C=0.1519,P=1.00)、x^((1))(k+1)=16.7016e^(0.1294k)-15.0216(C=0.4918,P=1.00)。结论:GM(1,1)灰色预测模型可较好的拟合全国及分性别、城市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变化趋势并预测,对农村的拟合效果稍差。预测未来5年全国及分性别、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将持续上升,提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9.
宫腔化脓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PID),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椎间盘炎是发生于椎间盘间隙和邻近椎体或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其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诊断延迟直至出现椎体骨质破坏及下肢肌力减弱。本文报道了1例因取环手术引发宫腔化脓性感染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炎,出现腰痛伴行走障碍的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加深了对PID的病原体、感染传播途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其严重不良后果的认识。对于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临床医生除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之外,还应仔细询问病史并了解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